香蕉视频APP下载安装草莓采摘园
电话:185-8013-0420
手机:173-5316-7669
座机:023-41638166
联系人:徐老师
地址:重庆市璧山区壁城街道四面山村
草莓种植需从土壤、水肥、植株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精细管理,以下为关键要点:
一、土壤与定植管理
土壤准备
酸碱度:草莓喜微酸性土壤(pH 5.5-6.5),过酸(pH<5.5)可撒石灰调节,过碱(pH>6.5)需施硫磺粉或有机肥改良。
肥力与结构:提前1个月深翻土壤(30-40cm),每亩施腐熟有机肥(如鸡粪、牛粪)2000-3000kg+过磷酸钙50kg,增强保水保肥能力;黏土需掺沙(比例3:1)改善透气性。
定植要点
时间:露地秋季定植(8月下旬-9月中旬,北方稍早、南方稍晚),温室可全年定植但以春秋季佳。
密度:每亩定植6000-8000株(株行距20cm×25cm),弓背统一朝外(便于果实采收)。
深度:苗心与土表平齐(“深不埋心,浅不露根”),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。
二、水肥管理
浇水原则
保持湿润不积水:草莓根系浅(主要分布在15-20cm土层),需小水勤浇(夏季早晚浇,冬季晴天中午浇),土壤湿度保持60%-70%(手握成团、轻触即散)。
关键期补水:开花期控水防落花(土壤湿度60%),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(每天早晚各浇1次),采收前减少浇水防软烂。
科学施肥
基肥:定植前施足有机肥+磷钾肥(如过磷酸钙),避免氮肥过量导致徒长。
追肥:
活棵后:每亩追施尿素5-8kg(促苗生长);
开花前: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+硼肥(促花芽分化);
果实膨大期: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0-15kg(每隔15天1次);
采收后:补施氮肥(如尿素5kg)恢复植株长势。
叶面补肥:花期喷0.1%硼砂溶液,果实膨大期喷0.3%磷酸二氢钾+钙肥(防裂果)。
三、植株管理
疏花疏果
每株保留2-3个健壮花序,每花序留5-7个果(弱枝仅留1个果),摘除畸形果、病虫果及过多小花,集中养分供应优质果。
摘叶与匍匐茎管理
摘老叶:及时摘除枯黄、病叶(每株保留5-7片功能叶),减少养分消耗和病害传播。
控匍匐茎:露地种植需压蔓繁殖(引匍匐茎至苗床),温室种植需定期摘除匍匐茎(避免消耗养分)。
垫果与采收
垫果:果实膨大后用稻草或泡沫网垫于植株基部,防果实触地腐烂。
采收:果实八成熟(果面红色≥80%)时采收,清晨或傍晚采摘(避免高温软化),轻拿轻放防损伤。
四、温湿度与光照调控
温度管理
现蕾期:白天25-28℃,夜间10-12℃;
开花期:白天22-25℃,夜间8-10℃(温差8-10℃促授粉);
果实膨大期:白天20-25℃,夜间6-8℃;
冬季保温:温室加盖双层膜或草帘,极端低温时增温(如电热器辅助)。
湿度控制
花期:空气湿度60%-70%(湿度>80%易导致花药开裂失败);
果实膨大期:湿度70%-80%;
降湿措施:晴天通风换气,温室安装除湿机或铺地膜减少蒸发。
光照补充
冬季光照不足时,悬挂补光灯(每天补光4-6小时,光照强度≥2万勒克斯),或清洁棚膜增加透光率。
五、病虫害防治
病害预防
白粉病:保持通风透光,发病初期喷施25%乙醚酚磺酸酯700倍液;
灰霉病:控制湿度,花期喷施腐霉利(速克灵)烟剂;
根腐病:避免积水,定植前用恶霉灵灌根预防。
虫害防治
蚜虫:悬挂黄板(每亩20-30块)或喷施吡虫啉;
红蜘蛛:释放捕食螨(如智利小植绥螨)或喷施联苯肼酯;
蜗牛:撒四聚乙醛颗粒剂(每亩2-3kg)。
绿色防控
轮作换茬(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-3年),覆盖黑色地膜抑制杂草和害虫;
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,确保果实安全。
六、关键注意事项
避免重茬:连续种植2年以上需换土或土壤消毒(如太阳能高温闷棚)。
采收后管理:及时清理残枝病果,施秋肥(腐熟有机肥+复合肥)促进植株恢复。
总结:草莓种植的核心是“精细水肥、控温控湿、及时疏果”,通过科学管理可显著提高产量(亩产2000-3000kg)和品质(糖度≥12%)。